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?
如果用一句话概括,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如果用党员数量的变化来体现,可以列出这样一组数字:13人、57人、448万人、8956.4万人。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,那么这幅图里一定有嘉兴、上海、井冈山、延安、西柏坡、北京……
98年光辉岁月,70年辉煌历程,中国共 产党人历经艰险,闯关夺隘,初心不改,使命长在。
共 产党人的字典里有一个高频使用的词——坚守。
回望腥风血雨的革 命历程,南湖游船上的那13个人的命运,验证了“坚守”沉重的分量:4人牺牲,7人脱党或被党开除,坚守到北京、见证开国大典的仅有两人——毛泽东、董必武。
听从内心的召唤,就不会对未知的事业作任何投机取巧的选择。董必武说:“一切革 命工作都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,只要人民大众的利益问题解决了,革 命者个人利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,假使参加革 命而以解决个人利益为目的,那错误的。”
对党忠诚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,这样的坚守,不止适用于革 命年代,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真道理。
有一种坚守,叫隐姓埋名。
黄旭华,中国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,被称为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。
1957年,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毕业的黄旭华来到北京,接到组织交办的任务——研制核潜艇。为保守国家 机密,他牢记初心,坚守组织要求,不透露工作单位、工作性质,一干就是近30年。他说:如果革 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,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;如果革 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把血流光,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光。
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词中,我们看到了黄旭华坚守的那份初心:“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,你埋下头,甘心做沉默的砥柱;一穷二白的年代,你挺起胸,成为国家大的财富。你的人生,正如深海中的潜艇,无声,但有无穷的力量。”
有一种坚守,叫为民务实。
贵州省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,九十高龄的李光忠在半个多世纪里,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带领百姓建设“幸福村落”的一点一滴,坚守着“今生认定跟党走”的初心。
从儿时记忆中的红军经过大方、贵州地下党支部在毕节成立等历史事件,到自己成为一名党员;从热血男儿到耄耋之年,李光忠的初心从未改变。他写下“一颗红心忠于党,千锤百炼出好钢”的誓言,他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他记录工作的点点滴滴,汇聚成140本日记。
半个多世纪的坚守,李光忠以为民务实的先锋作用,把初心写在大地上——修通村里主路,开启造林工程,盖起宽敞教室……时间是检验一个人坚守初心的试金石,就像陈年佳酿,越久滋味越香醇。
有一种坚守,叫岛就是国。
开山岛位于中国黄海前哨,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。陪伴一起守岛的是三只狗、五条泥鳅和三只公鸡;一盏煤油灯、一个煤炭炉、一台收音机,是守岛的家当;淡水、粮食、蔬菜,都要托人从外面买。
王继才说,“为了一个承诺,我选择了上岛”;“为了一面国旗,我留下来守岛”;“为了一个信仰,要在开山岛守下去,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”。于是,他和妻子王仕花一直坚守了32年。
把一生中宝贵的年华奉献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,甘于几十年默默无闻坚守下去。这份坚守,也许通过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话能更好地得以阐释。“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,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”“他们对党忠诚,为人民牺牲。和牺牲的战友相比,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?”
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,张富清舍生忘死,是功勋卓 著的英雄;在和平建设时期,他脱下军装,收起奖章,在艰苦地区、平凡岗位,一干就是30年,深藏功与名。张富清与王继才一样,都属于总书记点赞的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”“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”“坚守初心、不改本色”的人。只有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的信仰,才能在平淡如水的内心里产生感动一个国家的力量;只有为国家图富强、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,才能在亿万平凡岗位上展现共 产党人的担当。
1938年12月1日和1939年1月28日,延安。毛泽东面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,两次提出:我们要“订一个条约”,即“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 命的面目相见”!
1938年秋,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。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侵华策略,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进攻为主。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降,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,确定了“溶共、限共、防共、反 共”的方针。历史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。
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历史担当,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。毛泽东提出“永远以革 命的面目相见”,号召学员:“不开小差,坚持长期斗争,长期学习,不怕艰苦,与我们的朋友长期合作下去,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!”
“永远以革 命的面目”,放在抗战阶段,就是斗争到底,“长久奋斗,就是要奋斗到死”。放在从革 命到建设的整个大历史中,就是共 产党人为着初心奋斗到底,“我们总要达到抗战必胜与建国必成的目的”“建设社会主义国家,自由、平等、幸福”“为共 产主义奋斗要一直达到共 产主义的胜利”。
幸福不会从天而降,梦想不会自动成真。披荆斩棘、浴血抗争,实现中国革 命的胜利需要奋斗;逆水行舟、滚石上山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奋斗;爬坡过坎、只争朝夕,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奋斗。正如总书记的深情寄语:“要幸福就要奋斗。”
要奋斗,就须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功成不必在我,踏踏实实干下去。
140万亩的“绿色奇迹”,是三代塞罕坝人用心血、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,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在改变自身命运、追求美好未来中不屈不挠的奋斗、战天斗地的豪情。
“前人栽树、后人乘凉,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、十几代人、几十代人持续奋斗。”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。
和塞罕坝的传奇类似,还有八步沙林场“六老汉”三代人治沙的故事。38年过去,六老汉只剩两位在世,他们的后代接过铁锹,带领群众封沙育林37万亩,植树4000万株。
这不仅仅是两个林场的故事,更不仅仅是三代人的奋斗历程,这是千千万万奋斗者日复一日发生的故事。
要奋斗,就须时刻应对风险挑战,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,咬紧牙关冲过去。
“就算是牺牲了,也要记录下这个过程,供科研人员今后改进。”2003年10月15日,“神五”发射,杨利伟忍受着火箭加速产生的共振对五脏六腑的极大冲击,心中仍是这个念头。26秒共振之后,飞船飞出大气层,整流罩打开,阳光照射进来,杨利伟眨了一下眼睛。地面指挥大厅有人喊:“他还活着!他的眼睛在动!”
和平时代保持初心的过程,看似一帆风顺,实则暗流涌动。担当起使命,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做到的,时刻面临着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杜富国,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。面对复杂雷场里的不明爆炸物,他喊出“你退后,让我来”,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,失去双手和双眼。
回首这个28岁的年轻人走过的路,我们一直感受着那种奋斗的力量。入伍8年,面对危险“让我来”,脏活累活“我先来”,开辟通道“跟我来”,遇到困难“有我在”,把排除万难与爱国、爱人民统一起来,杜富国以自己的热血奋斗诠释了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。在杜富国身上,我们找到了崇高的初心,感受到一种神圣的使命感。
初心,从来不是虚幻的名词,而是有血有肉的形象;使命,也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无数共 产党人,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理论起点,奋斗在自己的一线。初心,在孔繁森那里,是“咱是党的人”;在郑培民那里,是“做官先做人,万事民为先”;在廖俊波那里,是“分数应该由老百姓去打,但我始终在积累,始终走在路上”……通过奋斗,我们看到的是共 产党人对国家和民族坚定的信念,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。踏着奋斗的阶梯,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。
“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”中国共 产党靠什么越挫越勇,中国道路凭什么越走越宽?答案不言自明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李自强)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