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627260111

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

时间:2021-04-07 浏览:680次

千里长渠绕太行

  上世纪60年代,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以“重新安排林县河山”的万丈豪情,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,用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。红旗渠的建成,圆了林县人千百年来的盼水梦,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,红旗渠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“生命渠”、“幸福渠”。

  红旗渠,不仅仅为林县人民带来了“一渠水、一渠粮”,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,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。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实践,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永恒的精神坐标,是述说党和人民图存发展、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。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,不仅早已浸润在林县人的血液里,成为了一方民风,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我们党和国家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。   

  一锤一钎一双手,绝壁穿石引来漳河水

  一、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一切为了群众、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

  红旗渠的修建,本身就是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的过程。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担当,没有群众的期盼和创造,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;没有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,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。

  修建红旗渠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。林县缺水的历史令人悚然。翻开林县老县志,满眼都是干旱、大旱、禾枯、绝收、十室九空、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字眼。1954年,杨贵同志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,他挨着村子调研,发现群众因为缺水,打不上粮食吃不饱肚子不说,还普遍患有皮肤病、大脖子病和食道癌等多种地方病。好多地方穷得本村的姑娘往外跑,外面的姑娘不进来, 都快断子绝孙了,政府不得不想办法从无锡的儿童福利院里调来400多个孤儿分配给各家各户。杨贵同志的心里异常难过,他问自己:共产党人干革命是为了什么,怎么革命胜利了,这里的群众还是这么穷?他当时就下了决心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不可。杨贵同志多次深入山区,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,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,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、“引漳入林”的思路。当时,上级没有要求去干这个工程,林县县委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做“太平官”、“平安官”。可是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,他们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。几十年之后,杨贵同志曾对一名记者感慨道:“我们当时要是稍稍有点私心杂念,渠修不成。太平官好当啊!但是当时大家没有一点想靠这个当官的意思。群众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,是缺水,那就修渠。”无私才能无畏,林县县委牢记党的宗旨,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,去开辟这条千里长渠。

  建成红旗渠的成就依赖于人民群众的苦干和实干。为了将县委“引漳入林”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,杨贵同志又带着县委一班人调查研究,听取群众意见。当群众听说要修建引漳入林工程时,纷纷表示,县委的想法代表了群众的心声,宁愿跟着县委的同志们苦干,也不愿再受老天爷摆布!1960年2月10日,林县县委、县“引漳入林”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动员令。动员令发出后的第 一天,正好是1960年的元宵节,四万修渠大军开进莽莽太行,“立下愚公移山志,誓把河山重安排”。修建红旗渠历时十年,发动民工30万人,林县当时共有55万人,除去老人和孩子,能上工的全都上工了。他们逢山凿洞,遇沟架桥,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。广大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:人民群众是修建红旗渠的真正功臣。

  县委书记杨贵、县长李贵等县委主要领导同志走在修渠大军的前面

  二、红旗渠精神蕴含着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

  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,从设想、勘察、决策到修建,无不体现了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。没有这两者的辩证统一,红旗渠既不敢想,更建不成。

  实事求是,顶住浮夸风,为红旗渠建设储备下基本的粮食供应。修建红旗渠,是林县县委在1959年底作出的决定。1958年大跃进,浮夸风比较严重,有些地方虚报产量,但林县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,不虚报、不瞒报。1958年夏收后的小麦产量汇报会上,无论上级如何施压,杨贵同志始终坚持林县亩产小麦114斤。结果有些县的粮食因领导的虚夸被征走了,林县除安排好群众的口粮,各生产队还留有储备粮。1960年全国闹粮荒,但是林县因前几年县委敢于说实话,还积累了3000多万斤储备粮。所以在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林县不仅没饿死一个人,还敢向穷山恶岭全面开战。

  解放思想,深入考察寻找水源。林县县委并没有考虑从山西的漳河引水。因为林县境内有四条河流,县委当时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河里的水、挖掘地下的水、蓄住天上的水,就能彻底结束林县缺水的历史。所以一开始打了很多旱井,从1955年起还相继修建了抗日渠、天桥渠、英雄渠和3个中型水库。但1959年一场大旱让这些水利设施形同虚设,流经林县的几条河流全部断流,这才逼着大家去找水。 1959年6月,林县派出3个调查组顺着漳河、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,寻找新的水源。调查发现,淇河和淅河均为季节性河流,而漳河流量达7000立方米每秒,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,即使枯水季节也不少于10立方米每秒。正是这次调研发现了漳河是可靠水源,为红旗渠成功修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敢于担当,勇于发现问题、修正错误。工程启动之初,林县县委提出了“大战80天,引来漳河水”的目标,认为组织7万群众,每人修建长1米、宽8米、高4.3米的渠道,80天便可完成70多公里的总干渠施工。可开工不久,就遇到了战线太长、物资匮乏、无法统一指挥、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。一个月过去了,山上只留下了一些鸡窝坑。在关键时刻,林县县委及时在盘阳村召开会议,客观分析面临的问题,广泛听取意见,对施工作出了调整:一是树立长远作战的思想,原本所设定的大干80天是不现实的。二是集中力量打攻坚战,由全线铺开改为分段施工。也是在这次会议上,决定把“引漳入林”工程正式命名为“红旗渠”,这也就是“红旗渠”的来历。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,对红旗渠建设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。因此,盘阳会议也被称为红旗渠建设中的“遵义会议”。大干快上的思维,虽然反映了群众盼水的焦急心情,但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,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。但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工程者们能够广泛听取意见,勇于发现问题,及时修正错误,上下齐心,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。

   

  牢记使命、不忘初心,林州四大班子重温入党誓词

  三、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

  红旗渠修建时期,正是我国物质极为匮乏、经济极其困难的一个时期。林县人民不等不靠,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,以“重新安排林县河山”的豪迈气概,凭着简单的工具,修成了千里长渠。

  坚持自力更生,但不是闭关自守,而是不等不靠。林县缺水,但林县人不是坐以待毙,而是想方设法从县境外引水。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,资金和物资又极度匮乏。但林县人宁可苦干、不愿苦熬,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、勤俭建渠的发展道路。没有石灰自己烧,没有水泥自己制,没有炸药自己造,不会技术干中学;为了节省资金,民工口粮群众自筹,修渠工具群众自带,施工器材群众自己造;杠子折了当䦆把,䦆把断了当锤把,锤把短了烧火做饭。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65.64万元,上级拨付资金占14.94%,林县人民群众自筹了85.06%。共削平1250座山头,凿通211个隧洞,架设152座渡槽,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。如果将这些土石修成一条宽2米、高3米的长墙,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。

  坚持艰苦奋斗,但不是被动地在贫困中挣扎,而是积极进取。修渠过程中,林县人不但苦干硬拼,也巧干智取,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建设难题。比如,在总干渠艰巨的谷堆寺段施工中,开始民工们腰系绳索,吊在半空中打钎放炮,崩出工作面,进度很慢而且危险。后来采取土办法,架起空运线,加快了进度,还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。修建桃园渡槽时,发明了“简易拱架法”,建成了一个“槽下走洪水、槽中过渠水、槽上能行车”的科学渡槽,被写入了水利教科书。县长李贵负责后勤保障,他召集相关人员组成100多人的采购队,一手拿着林县县委的介绍信,一手拿着他写给以前战友的求助信,奔赴全国各地采购回修渠所需的钢材、水泥、煤炭、炸药、工具等,保障了施工的正常进行。

   

  绿意盎然碧水灵动,今日林州美不胜收

  四、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、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

  修渠过程中,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,凝聚了人心,形成了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。群众与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,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胜利。

  工作高标准、生活低标准的无私奉献精神。“工作高标准、生活低标准”,这是修渠工程指挥部给干部制定的规则。所谓“工作高标准”是指干部参加劳动时实行“五同六定”,“五同”即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、同商量。“六定”即给干部定任务、定时间、定质量、定劳力、定工具、定工段。所有干部参加第 一线的劳动,任务只能超额,不能拖欠。除了坚持“五同六定”之外,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:“领导干部先实验,再给群众定指标。”如果县委书记一天能修5米,普通干部的指标就定为4米5,群众的标准比干部再少1米。干部的工作量比群众大,但口粮标准比群众低,群众一天定8两,干部就只能定6两。有一次,杨贵同志饿晕在工地上,炊事员做了碗小米稠饭偷偷端给他,他非常生气,说:“群众吃啥我吃啥!”他将这碗饭倒进大锅里,搅了又搅,让大家一起分着吃。

  干部能够搬石头、群众就能搬山头的示范表率作用。勘测水源时,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绍先带着一个技术队沿漳河西行,遇到山高路险,他总是不顾阻拦走在前面。他说,谁让我是领导呢,领导领导,就是要领好路,当好向导。副县长、工程总指挥马有金,红旗渠修了十年,他在工地上整整干了九年,患了严重的风湿病,腿都直不起来还跪在地上打钎,直到被抬下工地。凌空除险,是修渠中危险的一个工种,共产党员、除险队长任羊成,为了大家的安全,每天带领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,飞崖下堑,凌空作业,排除险石。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,折了两次腿,还受了四次重伤差点丢了性命。多年之后,我有幸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见到这位老英雄,他正在给学员们讲述当年修渠的故事。有学员问他,任老,要是再让您去修渠,您会选择什么工种?老人家说:“还去除险。”学员又追问,可是那太危险了,您怎么还要去?不善言辞的任老憋了半天,只说了一句话:“入党的时候,我可是举过拳头的!”党员干部给群众树立了好的榜样和标杆,林县的群众就说,“干部能够搬石头,群众就能搬山头;党员干部能流一滴汗,群众的汗水就能流成河”。这句话,被用石灰水写在了太行山的岩石上,至今清晰可见,给人启发,催人奋进。

  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。50多年过去了,太行山依旧巍峨,红旗渠水依然奔流不息。从当年十万大军“战太行”修成千里长渠,到改革开放之初十万大军“出太行”发展建筑业闯出致富路,从上世纪90年代“富太行”敢想敢试发展工商业,再到新时期开启的“美太行”创业新征程,林州人奋斗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下过,林州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渐次展开,发源于林州的红旗渠精神,也必将随着时代的步伐,融汇着时代的元素,与时俱进,走向未来。


培训动态

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、大中院校提供红旗渠精神教育培训、理想信念教育及红色培训

咨询热线:16627260111(李老师)

地址:林州市长安中路与兴林路交叉口路北

 豫ICP备2023003484号-1 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364

微信扫一扫

关闭